扁桃体炎,属中医“乳娥”限制。系扁桃体非特异性炎症,分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。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天海翼番号,前者称“风热乳娥”,后者称“虚火乳娥”。且二者又可互累发作,急性失治可特化成慢性。慢性新感又可急性发作。是临床常见多发病。
病因
多因内有积热,复感风热之邪,风热相搏,上蒸咽喉所致。
或因痰郁生热,水火刑金,灼津生痰,痰热相搏,壅滞咽喉所致,慢性多由急性失治迟延更始而成。或素体软弱,虚火上炎;或由临近器官组织炎症迟延累及而致;慢性者复感外邪又可急性发作。
症状
喉核(扁桃体)一侧或两侧红肿凄婉,吞咽贫窭,伴有发烧恶寒,头痛,咳嗽,脉浮,多为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。慢性者则见喉核微红,微肿,微痛;或仅感咽喉不适,干燥,自发有灼热感,或吞咽不适。一般无表证或全身症状。
养息方药
1.乳娥散
【构成】寒水石3克,硼砂3克,僵蚕3克,薄荷脑0.3克,青黛3克,马勃3克,明矾6克,龙脑0.3克,煅珍珠0.3克,生潮黄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入咽峡患处。药后折腰含涎水流出。一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祛腐生肌。
【主治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》,李庆民方。屡用卓效。
2.蒲公英膏(一)
【组或】蒲公英500克,板蓝根5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加净水浓煎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滤液,
加热浓缩成稠糊膏,再加白糖、蜂蜜各100~150克,搅匀収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5~30克,一日臌3次,白滚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抗菌消肿。
【主治】急性乳娥及咽喉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)。程爵棠方。屡用效佳。
3.清咽清肿散
【构成】犀黄1.5克,硼砂1.5克,雄黄3克,水飞东谈主中白3克,上梅片1.5克,天竺黄3克,青黛3克,白火硝3克,胆矾3克,山豆根3克,黄连3克,珍珠粉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过120目筛,再研过筛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次取本散少量,吹咽喉患处,逐日吹2~4次。病重者每小时1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喉痹,乳娥,吸风,喉痛,喉痧等急性喉病,症见咽喉红肿凄婉者,均可用之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中医喉科精义》,程爵棠方。屡用效佳。本方关于多样喉病,证属热毒上攻,用之多良效。为吸科常用之良方。
4.汉青丹
【构成】硼砂12克,朱砂3克,上梅片10克,血竭6克,青黛10克,雄黄3克,牛黄3克,甘草6克,薄荷6克,川黄柏12克,川黄连3克,地风婆5个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分另研为极细末,称准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次取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(咽喉),日吹数次。
【功能】疏风清热、解毒利咽。
【主治】喉痹,乳娥,白喉等病,证属风热所致者尤为恰当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中医喉科精义》。言庚字家传喉科秘方。屡用效佳。
5.上品冰础散
【构成】硼砂9克(风化),西瓜霜6克,飞朱砂2.4克,煅石膏15克(尿浸水飞),海螵蛸7.5克《去模亮),梅片1.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除梅片外,余药共研极细末,至无声为度,再入梅片同研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,逐日吹2~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祛腐消肿。
【主治】一切喉痛,乳娘,喉痹,喉风,吸痈,熏舌,风火牙疳以及牙醒肿胀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中医咳科精义》。本方系张赞臣教投凭据《外科正统》冰硼散加味而成,故名上品冰疆散。验之临床,其疗效比原方为优。
6.清咽祛腐散
【构成】硼砂5克,雄黄3克,煅东谈主中白5克,上梅片3克,天竺黄3克,青黛5克,黄柏3克,珍珠粉3克,煅轻元灰5克,儿茶5克,制乳香1.5克,制没药1.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分研搀杂过120目筛,再研再筛,入珍珠粉、龙脑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煅轻元灰,即灯心草,煅炭存性。先将灯心草浸在净水中瞬息取出,再置东谈主淡竹管内,两端封固,外涂湿土壤约3~4分厚,放在炭火炉上,烧至土壤发红,即取下逃火,去掉泥与竹即得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次取本散少量,吹患处。逐日吹3~6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祛病管理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咽喉肿疡,烂乳娥及一切咽喉溃场,口腔炎等均可用之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中医喉科精义》.程爵棠方。本方对咽喉口腔演疡诸证,殊有卓效。
7.喉科牛黄散
【构成】牛黄1.8克,细川连4.8克,生黄柏4.8克,薄荷叶4.8克,飞雄黄1.5克,西瓜需1.5克,大梅片1.5克,硼砂1.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至无声为度,过筛和匀,贮瓶备用,匆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,逐日2~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祛腐。
【主治】乳娥,喉红肿或白腐,喉痧,白喉等病证。
【附记】引自上海中医探讨所《张赞臣临床教授选编》。屡用效佳。
8.解毒中白散
【构成】煅东谈主中白3克,飞青黛3克,硼砂3克,儿茶6克,雄黄0.6克,马勃粉0.6克,煅轻元灰0.9克,龙脑0.9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,煅轻元灰,即灯心草,煅炭存性。先将灯心草浸在净水中瞬息取出,再置东谈主淡竹管内,两端封固,外涂湿土壤约3~4分厚,放在炭火炉上,烧至土壤发红,即取下逃火,去掉泥与竹即得,儿茶先置于石灰甏中化解,上药除龙脑外,共研极细末,过筛,再入龙脑同研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次取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,逐日2~4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祛痰、管理。
【主治】烂喉痧,烂乳娥,喉疳,口疳凄婉等病。
【加减】凡烂喉重症,加牛黄0.3克,珍珠粉0.3克:咽喉不烂肿者,加玄明粉3克以消肿,并能清除痰溪。
【附记】引自上海中医探讨所《张赞臣临床教授选编》。疗效颇佳。
9.内金散
【构成】鸡内金96克,青黛2克,龙脑2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蚕豆大小之药粉,永诀吹两侧咽喉患处,逐日吹4一6次。
【功能】消食化积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向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
10.雄月散
【构成】雄黄9克,硼砂27克,苦瓜霜4.5克,上梅片2.5克,薄荷脑1.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以吸检取药粉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3~6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乳娥、喉痹、喉痛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民间秘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
11.麝香散
【构成】麝香0.9~1.5克,朱砂24克,龙脑3克,枯矾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药粉适量,装入喷粉器内,保持干燥,逐日1~3次,喷于咽峡部,至病愈为度。
【功能】解毒燥湿、芳醇通窍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民间秘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同期应预防:若已脓肿溃疡则必须互助抗生素及手术养息。妊妇及腹黑迂腐者禁用。
12.冰蝎膏
【构成】龙脑5克,全蝎10克,菜油2毫升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全蝎、龙脑捣碎,研细末,再调入菜油拌匀,作念成如5分钱币大小的药饼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取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穴,24小时更始1次。
【功能】消炎散结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赤子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程栽芝方。养息46例,男19例,女27例;年齿在5~12岁之间,病程多在2~5天。体温均在39℃以上,经用药1~5天,均获病愈。外廉泉穴乃采集扁桃体。药贴本穴乃直达病所,故可获佳效。
13.乳娥冲剂
【构成】黄芩17.75公斤,银花17.75公斤,蒲公英31.25公斤,大青叶31.25公斤,射干9.5公斤。
【制法】顺粒。上药加水煎煮2~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滤液,静置24小时,取上清液,低温挥发浓缩至流膏状,60℃~70℃烘干后龙套,过80目筛,加入淀粉、糊精各等量,搀杂均匀,以85%酒精拌和制成颗粒,过10目筛,60℃烘干,再过10目筛即成。分装1000包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用时每次服半包,逐日服2次,热滚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唱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用本方养息250例,均获诊疗。其中:1~3天内诊疗者170例:4~7天诊疗80例。
14.银板口服液
【构成】板蓝根30克,金银花15克,蒲公英10克,紫花地丁10克,山豆根10克,桔梗10克,生甘草10克,岗梅12克,薄荷6克,大青叶9克。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净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法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服3次。赤子的减,重症倍量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病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经治50例,均获病愈。
15.蒲公英膏(二)
【构成】蒲公英150克,土大黄150克,生石膏125克,桔梗50克,山豆根50克,薄荷25克(后入),金银花60克,麦冬60克,射干60克,当归60克,石菖蒲6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法汁去渣,同一滤液,加热依缩为清膏,再加蜂蜜250克收青即成。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逐日服2次。1料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养息250例,服药1~2疗程,一谈获效,其中诊疗率为99.2%。
16.乳娥膏
【构成】金银花150克,蒲公英150克,连翘150克,生石膏150克,栀子75克,淡竹叶75克,大青叶75克,板蓝根75克,大黄50克(研末兑入),牛膝50克,生甘草5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大黄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将大黄末兑东谈主,再加蜂蜜150克,收膏搅匀即得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逐日服2次,白滚水调服。1料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扇桃体炎。
【加减】若咳嗽者,加渐贝母50克,桔梗50克,瓜蒌仁50克:若吐逆者,加法半夏50克,竹茹50克;若鼻出血者,加丹皮100克,白茅根100克:若口臭便秘者,加玄明粉6克(分2次冲服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),养息100例,诊疗95例,显效5例。
17.蒲公英片
夜夜撸【构成】蒲公英适量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上药照章加工(煎液浓缩成干浸膏),制成颗粒,压制成片,每片重0.5克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4片,日服4~6次,温滚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消炎。
【主治】感冒发烧,咽炎,急性病棋体炎,热疖,乳痈等症,
【附记】引自叶显纯《常用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8.乳没三虫散
【构成】斑蝥10克,乳香5克,没药5克,血竭5克,全蝎5克,玄参2克,樟脑2克,龙脑1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,取伤湿止痛膏1块,中间剪一小洞,将膏药正对双侧列缺穴,取药末适量放于小洞上头,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:2小时后取下,逐日2次,3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祛风攻热、消肿止痛、化瘀散结。
【主治】乳娥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紫《穴位贴敷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一般用药1个疗程即效。
19.六神丸
【构成】麝香4.5克,牛黄4.5克,龙脑3克,珍珠4.5克(豆腐制),蟾酥3克(制),明雄黄3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将明雄黄、麝香、牛黄、龙脑,先后分另研为细粉。珍珠研为极细粉。过100~120目筛,再取明雄黄细粉置乳体内,纪律与珍珠、麝香、牛黄、龙脑细粉,用套色法不竭配研,和匀,过筛。将蟾酥捣碎,另取白酒6升加东谈主融化,静置一二日,待发起后,的加适量冷滚水,与上药粉泛为极小丸,阴干,取干丸22.5克,另取百草霜4.5克,研细为衣,阴干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粒。赤子1岁服一粒,4~8岁服五至六粒,9~15岁服八粒,逐日服1~2次,喘化或温滚水送服。外敷者可取十粒用滚水或米醋少量溶成糊状,逐日数次数球。
【功能】消肿解毒。
【主治】烂喉丹痧,喉风,乳娥,咽喉肿痛及痈疽疮疖,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(中国医学大辞典)。屡用效佳。妊妇忌服,忌烟、酒及辛辣食品。疮烂化脓者,不行外数。
20.西瓜霜
【构成】西瓜一个(约重4800克),火硝240克,皮硝480克,龙脑18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制法有二:第一法:①制霜:将西瓜切去尖端,去瓠,将火硝、皮硝装入瓜内,仍用原切下的瓜顶盖好,竹签固定,将瓜装入无釉瓦罐内,封严。置阴冷透风处,待霜析出罐外,扫下,再析再扫,以无霜为度,将扫下之西瓜霜用纸包好,挂透风处,使其风化,过80~100目筛。②搀杂:每西瓜霜600克,与方中龙脑18克,套研均匀,过筛。贮瓶备用。
第二法:①制霜:将上西瓜切成小块,与火硝、皮硝拌匀,装入无釉瓦罐内,封严,置阴冷透风处,依第一法扫取西瓜霜。②搀杂,与第一法同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次用0.3克,吹于患处。
【功能】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咽喉红肿,乳娥,喉痹,黑白生疮,牙齿凄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.屡用效佳。忌食辛辣、浓重之物。
21.贴喉异功散
【构成】斑鳖12克(横糯米拌炒,去糯米),血竭1.8克,乳香1.8克(醋炎),没药1.8克(醋炙),麝香1.8克,全蝎1.8克,玄参1.8克,龙脑1.8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除麝香、龙脑外,余药共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。再取麝香置乳体内,加入龙脑研匀,再与斑鳖等大味细粉不竭配制,和匀过筛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用拔毒膏(药至膏中心)贴于颈部,右患贴右,左患贴左,约三四小时后,用手摸之,如嗅觉内已起泡即揭下。用针将泡点破,放出毒水,即愈。
【功能】消肿、止痛、解毒。
【主治】乳嫔,喉够,吹辨,喉痛等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寰宇中药成药处方集》。屡用效佳,忌食辛辣、动火之物。外用药物,切勿东谈主口。
22.珠黄散(一)
【构成】珍珠30克(豆腐制),牛黄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珍珠研为极细粉,牛黄研为细粉,过100~120目筛,再取珍珠细粉置乳钵内,与牛黄共研十分细粉,和匀过筛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吹于患处。
【功能】解毒化腐、清热止痛。
【主治】咽喉红肿,溃烂猝痛,单双乳娥(桃腺炎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寰宇中药成药处方集》。屡用效佳。又《和剂
局方》珠黄散,构成与本方同,但剂量有异。即牛黄3克,珍珠9克。用治喉病,效佳。
23.板蓝根冲剂
【构成】板蓝根4800克,淀粉1056克,糖粉1152克,菠萝剪香精油14.1克。
【制法】颗粒。将板蓝根碎成小段,用热浸法提真金不怕火2次。第一次加水5倍量,第二次加水3倍量,煮沸后迅速寝兵,保持60℃~90℃(温度),各浸渍1小时。以120目筛滤取药液,同一药液,浓缩为稠膏约1200克,放冷。取淀粉(先过100目筛)置搅动机内,加东谈主弥散放冷的板蓝根稠膏,随加随搅,将糖粉(先过80目筛)分3次加入,再将菠萝香精油用适量酒精稀释,喷酒东谈主内,充分搅动均匀,过10目筛后,搀杂均匀,坐窝在颗粒机上,用14~16目筛,制成颗粒,晾干,或低温干燥(60℃以下)1小时,并翻动3~4次,然后再过10目筛,分装(每包10克)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成东谈主服半包(儿童减半),每4小时服1次,温滚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凉血消肿。
【主治】扁桃腺炎,流行性腮炎以及预防和养息赤子麻疹。
【附记】引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探讨所《中药制剂手册》。屡用效佳。
24.珠黄散(二)
【构成】东谈主中白3克,马勃粉15克,青黛3克,儿茶3克,玄明粉1.5克,硼砂3克,薄荷1.5克,黄连1.5克,牛黄0.9克,珍珠粉0.9克,上梅片0.9克。
【制法】能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,每隔1~2小时吹1次。
【功能】苦寒泄热、祛腐除脓。
【主治】风热乳娥。
【时记】引自《中医耳鼻顺科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25.辰硝散
【构成】朱砂23克,板蓝根96克,山豆根96克,茯苓96克(去皮),牙硝96克(枯),桔梗160克,蛤粉256克,炒甘草80克,金箔20张,生脑子6.5克,龙脑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2~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扁桃体炎(单、双乳娥)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。程爵棠方,屡用效佳。
26.珠黄指甲散
【构成】珍殊0.6克,牛黄0.6克,东谈主指甲1.2克,西瓜霜12克,青果炭2.5克,黄柏6克,龙脑0.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祛腐。
【主治】喉娥退步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。耿鉴庭方。多年附近,恶果颇佳。
27.治双单喉娥方
【构成】火硝4.5克,硼砂1.5克,雄黄0.3克,龙脑0.0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入患侧鼻孔中,或加吹喉核上(患部)。待痰涎吐后,病即平缓或病愈。
【功能】解毒消肿、涌吐痰涎。
【主治】乳娥(扁桃体炎)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尤存隐《尤氏喉科》,屡用神效,时常用药1一2次即可顺利。
28.捷妙丹
【构成】牙皂角30克(切碎),丝瓜子36克,龙脑少量(约0.5克)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前2味药用新土瓦炙干后,研成细末,再入龙脑同研极细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入鼻孔中(左侧病吹右鼻,右侧病吹左鼻,双侧病者,双鼻并吹,或瓜代吹之)。逐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除上焦热毒、疗喉娥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郑梅润《熏楼玉钥》,时常用药1次,最多3次即可顺利。宝石用药,必获病愈,临床考证,一般用药1~2次即可顺利,疗效显贵。
29.二味散
【构成】巴豆、细辛各中分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以厕纸将药粉(适量)卷成简状,封好口,扎紧,备用,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简1支用火燃烧一头,置于想者口、鼻前,令烟气随呼吸进东谈主咽吸部,至上半身微汗即止,不应,再用1次。
【功能】镇痛解热、祛痰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》。于鸽枕方。临床屡用,疗效显贵。
30。消娥膏
【构成】姜黄1片,红枣2枚(去核),巴豆3粒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捣烂如泥膏状,用本东谈主唾液搭伙成膏,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上药泥膏适量,搓成2丸,用绢布包好,棉线扎紧,一丸手捏之。一丸塞东谈主鼻孔中(男左女右)。盖被出汗即愈。如不出汗,再如法养息1次。
【功能】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单娥(扁桃体炎)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《串雅外编》。恶果细腻。
31.乳娥散(一)
【构成】儿茶15克,背篇15克,柿霜15克,龙脑1.5克,枯砜9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,先取板蓝根50克,生甘草5克。水煎至数沸,取药水分三用;一为含激,二为内服,三为漱后用本药水调此散成糊状,涂于患处。逐日涂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消肿、活血止痛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急性发作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》。家传秘方。养息57例,用药1~3日,瘙意48例,显效9例。总有用率达100%。
32.乳娥散(二)
【构成】鹅不食草15克,酒黄柏9克,青黛9克,硼砂1.5克,朱砂3克,麝香6克,玄明粉6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咽喉单双乳娥。
【附记】引自陕西省卫生厅《陕西中医验方选编》。屡用效佳。3次即愈。或用燕窝土60克,雄黄9克。共研细末,吹喉内,或以酒调为糊状,贴颈部,用纱布裹之,干则换之。用治单双乳娥,效佳。
33.消肿止痛散
【构成】硼砂15克,明雄黄3克,赤石脂6克(夏暑用9克),朱砂3克,儿茶1.5克,血竭1.5克,龙脑0.4克,薄荷霜0.1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前6味药共研细末,再加龙脑、薄荷霜同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撒咽喉患处,日吹3~4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通络散结、消肿止痛、化腐生肌。
【主治】咽喉、启桃体、齿龈等部位红肿凄婉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。马同文家传验方。养息317例(其中急性咽喉炎160例,急性扁桃体炎107例,牙龈红肿痛者50例)。用药2~10天。摒弃病愈240例,好转64例,无效3例,病愈率为75.7%,总有用率为95.90%。本方经蔡福养领导临床配用30余年,均获称心疗效。
34.辰砂青黛散(膏)
【构成】朱砂30克,青黛24克,山豆根15克,甘草12克,野菊花根12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山豆根、甘草共研细末,入青黛(去杂质),朱砂(水飞)共研极细末。再将野菊花根捣烂取汁1羽觞,或用鸡蛋清入药粉两和成稀稠膏状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,用鹅翎毛蘸药膏涂于喉间患处,逐痰随出,喉证(闭)白开,随涂随流涎,致流尽痰涎白愈。
【功能】清热泻火、除风热、解疫毒、凉血止血、消肿散结。
【主治】喉痛、喉风、喉娥等一切咽喉疾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黑洗熨振疗法》。屡用效佳。以上各证若能配用对质汤剂内服,表里并治,则奏效尤捷。
35.硼黛散
【构成】净镭砂9克,延胡索9克,橄榄炭6克,青黛6克,龙脑龙脑3克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,每以吹管取适量药粉瞄准患处吹之。逐日早中晚各吹1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癌、防腐生肌。
【主治】喉娥(扁桃体炎)溃后证。
【附记】引自查少农《中草药外治验方选》。屡用效佳。
36.朱矾散
【构成】朱砂1克,珍殊1克,龙脑1克,枯矾1克,青黛1克,儿茶9克,龙骨9克,硼砂1.5克,赤石脂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来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吹入咽顺患处,逐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管理固涩、活血防腐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。屡用效佳。
37。吹喉散
【构成】明矾(每50克,加入巴豆9克,同炒枯,去巴豆)、硝石、白芷、薄荷、甘草、蒲黄、龙脑、浙贝母、百草霜各中分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祛风敛疮、活血散结。
【主治】慢性单、双乳娥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。张明珍方、屡用效佳。
38.吹口药方
【构成】硼砂5克,顶腰黄3克,煅东谈主中白0.5~1克,白芷0.5~1克,百寿志梅片0.1克,薄荷末0.1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匆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一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解毒防腐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咽喉炎,急、慢性扁桃体炎。
【加减】若咽喉肿甚者,重用白芷:腐肉重者,重用煅东谈主中白:风热盛者,重用薄荷至1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现代中医名东谈主志》,诸炳德方。屡用效佳。
39.壁钱散
【构成】壁钱7枚,东谈主指甲5个,龙脑6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前2味药用文火焙焦,压为细末,再入龙脑同研细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吹入咽吸患处,逐日吹2次。
【功能】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,咽喉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.养息急性扁桃体炎69例,诊疗67例,无效2例,治咽喉炎14例,诊疗13例,无效1例,总诊疗率为96.38%。
40.7011胶囊
【构成】一枝黄花2500克,甘草250克,白毛夏枯草3500克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先取一枝黄花全草(切碎)、甘草加水煮沸,共煎2次,每次煎2小时,过滤同一滤液,再浓缩至1000~1200毫升。另取白毛夏枯草2500克,加水煮沸后约半小时(因此药不耐膏热),过滤取全液(在1000毫升傍边),将上两药液搀杂(约在2000~2200毫升),再取白毛夏枯草1000克烘干,研成细末,药液与药粉搀杂均匀,再烘干,磨成细粉,装东谈主胶囊,每粒重0.45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胶。每次服2粒,逐日服4次、温滚水送殿,小几酣减。
【功能】疏风散热、解毒消肿。
【主治】上感,急性扁桃体炎,咽喉炎,急、慢性支气管炎,急、慢性肠炎,慢性闻尾炎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.临床屡用,恶果均佳。
41.清喉消炎冲剂
【构成】岗梅根30克,地胆头30克,大青叶18克,甘草9克,蔗糖适量。
【制法】颗粒。将岗梅根、大青叶、地胆头、甘草,加入净水煎煮3次,每次各煮2小时,过滤去渣,同一滤液,加热浓缩成流浸膏状,加东谈主95%酒精适量,使含醇量达70%,静置24小时,滤取表层清液,回收酒精,浓缩成浸膏状,加东谈主适量蔗糖粉,搀杂均匀,制粒,干燥,过筛即得。分装备用,每袋15克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袋,逐日服1~2次,温滚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消炎解毒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扁桃体炎,咽喉炎,喉痛,声沙及感冒感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,本方治急性扁模体炎,急性咽炎,急性喉炎,慢性扇桃体炎,慢性咽炎,慢性喉炎,慢性咽喉炎等46例,摒弃有用40例,无效6例。有用率为87%。
42.清喉消炎片
【构成】山豆根150克,板蓝根100克,牛蒡子50克,玄参50克,绵枣25克,桔梗30克,甘草25克,薄荷20克,没药25克,皂角25克,
【制法】片剂。以上10味永诀龙套。按处方取净粉混匀。另取淀粉适量,加水加热制成糊状,将药粉加东谈主搀杂,制成颗粒,压制成片,每片重0.5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4~6片,逐日服3次,温滚水送服,赤子酌减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。
【主治】咽喉肿痛,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屡用效佳。
43.化脓性扁桃体炎冲剂
【构成】板蓝根1800克,金银花1200克,射干900克,牛蒡子900克,马尾连900克,大黄600克,石膏3000克。
【制法】颗粒。取各药加水煮提2次,第一次2小时,第二次1.5小时,药液过滤,同一滤液,浓缩成膏,加95%酒精3信量,静置过夜,取上清液,回收酒精,浓缩,在70℃傍边烘干,将干膏龙套,过100目筛,和适量糖粉(100目)用95%酒精为湿润剂制粒,晾干。分装成100袋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逐日服1袋,分3次服用,用温滚水冲取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抗菌消炎、通便。
【主治】赤子化脓性扁桃体炎、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,屡用效佳,方中马尾连可用三颗针代替。本品为可溶性颗粒剂。历程醇千里法精制,便于儿童服用。
44.山甲片
【构成】山豆根500克,鬼针草500克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将上药龙套过筛,取200克细粉备用,余渣加水煎煮2次,第一次加5倍量水煮沸1小时,第二次加3倍量水,煮沸0.5小时。过滤,同一滤液,浓缩成稀膏,加东谈主上述细粉,搀杂均匀,制成颗粒低温干燥,加适量滑石粉,混匀,压片即得。每片重0.5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片,逐日服3次,温滚水冲殷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炎止痛。
【主治】扁桃体炎及咽喉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背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屡用效佳。
45.咽炎糖浆
【构成】生地黄180克,黄芩320克,连翘320克,麦冬250克,玄参250克,糖浆500克。
【制法】糖浆。将上药永诀切片或研成细粉置容器中,用45%酒精适量拌匀,加盖摈弃过夜;待充分湿润扩张后,移东谈主渗漉器中,加45%酒精,膏出药面约5厘米,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,纵容流速15~40毫升/分钟,随时补充酒精,使药面保持2~3厘米的酒精,汇集渗滤液约8000毫升,回收酒精,并于水浴上浓缩至500毫升,加东谈主糖浆;用纱布过滤,加水至1000毫升,混匀,贮瓶备用,100℃灭菌30分钟,即得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1~3岁每次服5毫升,3~7岁每次服10毫升,成东谈主每次服20毫升,逐日服3次。
【功能】抗菌消炎。
【主治】急性向桃体炎,咽喉炎,白吸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属用效佳。
46,五福化毒丹
【构成】连翘60克,玄参60克,甘草60克,牛蒡子50克(炒),赤芍50克,生地黄50克,桔梗50克,黄连25克,芒硝5克,犀角10克,青黛2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3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逐日服2次,用薄荷煎汤或温滚水送服。周岁以内赤子酌减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。
【主治】由热毒蕴积或感受时疫蕴毒所致之咽喉肿痛,黑白生疮,痄腮红肿,及疹后余毒不净,多发疮疖,飘零便秘等病。可用于急性病桃体炎,口腔炎,流行性脚腺腮腺炎,疮疖肿毒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龚廷贤《寿世保元》,屡用神效。
47.虎梅浸膏片
【构成】虎杖16.5公斤,乌梅8.5公斤,淀粉4.5公斤,糖粉1公斤,硬脂酸镁100克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先将前2味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滤液,加热浓缩成流浸青状,再入淀粉、糖粉,搅动均匀,制成颗粒,干燥,整粒,加硬脂酸锾,和匀,压制成片。每片重0.5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4片,逐日服4次,温滚水送服。可凭据年齿和病情进行顺应加减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生津消炎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48.东谈主中白散
【构成】东谈主中白、鸡内金、挂金灯子、青黛、鹿角灰、蒲黄、薄荷、白芷、龙脑、甘草各中分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3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积、祛风通窍。
【主治】重舌,喉娥,喉菌,牙灭,舌根痈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沈金鳌《沈氏尊生书》。屡用告效。
49.银翘散
【构成】连翅8克,金银花8克,栀子5克,黄芩5克,生地黄6克,玄参8克,麦冬8克,芦根8克,蝉蜕5克,板蓝根8克,大黄3克,射干5克,淡竹叶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6~9克,逐日服3次,温滚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辛凉解表、通脉泄热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0.灵仙丸
【构成】威灵仙60克(根及根茎),黄花30克,板监根6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逐日服3次,温滚水送取,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启桃体炎,急性咽炎。咳嗽痰稠,酒毒烦渴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
51.银石口服液
【构成】银花20克,石膏20克,蒲公英15克,射干9克,黄芩9克,玄参9克,白芷9克,紫花地丁9克,野菊花9克,山豆根9克,牛蒡子9克,蔓荆子9克,地骨皮9克,薄荷6克(后入)。
【制法】浓馆液。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20毫升,逐日服3次。
【功能】疏风清热、解毒消肿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桡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百病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
52.明石散
【构成】玄明粉15克,朴硝15克,硼砂15克,寒水石9克,东谈主中白6克,青黛3克,胆矾6克,龙脑6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粉适量,以打针用水调匀成糊状,涂敷患部,日涂数次。
【功能】消炎防腐、解毒消肿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急性发作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
53.儿茶散
【构成】儿茶15克,柿霜15克,枯矾10克,龙脑1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,逐日吹数次。
【功能】消炎管理、活血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4.儿茶青黛散
【构成】儿茶5克,青黛5克,黄连5克,龙脑3克,焦指甲2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患处,逐日吹数次。
【功能】消炎活血、解毒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
55.碾砂龙脑散
【构成】硼砂5克,朱砂5克,玄明粉5克,龙脑9克,东谈主中白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取本散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逐日吹数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防腐、解毒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56.硼砂牛黄散
【构成】硼砂15克,能珀6克,东谈主工牛黄1克,煅珍珠7个,焙蜘蛛7只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本散少量,吹入咽喉患处,日吹3~5次。
【站能】活血防腐、解毒利咽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
57.桃红参术丸
【构成】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桃仁、红花、柴胡、黄芩、黄连、升麻、炙甘草各中分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求,和匀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逐日服3次,白滚水化服。
【功能】益气健脾、清热活血。
【主治】慢性扁桃体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札记》。屡用效佳。
58.牛黄解毒片
【构成】生大黄2400克,黄芩1800克,桔梗1200克,雄黄600克,甘草600克,龙脑300克,牛黄60克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上药照章加工,制成片剂,每片约含生药2.5分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片,日服2次,温滚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。
【主治】扁桃体炎,咽喉炎,齿龈炎,黑白腐烂,大便秘结等病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叶显纯《常用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若脾胃虚羽,大便淡泊者,应该慎用。
59.银黄片
【构成】金银花(提真金不怕火物)、黄芩素(比洲为5:4)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上药照章加工,制成片剂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2片,逐日服3~4次,温滚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清鸡解毒。
【主治】上呼吸谈感染,急性扁桃体炎,急性咽炎,肺炎,疮疖脓肿,丹毒等病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叶显纯《常用中成药》,屡用效佳.
60.乳娥口服液
【构成】荆芥6克,薄荷10克,生石膏18克,知母6克,炒栀子6克,桔梗6克,牛蒡子6克,石斛6克,玄参10克,天花粉10克,马勃1.5~3克。
【制法】浓缩液。上药加水煎藏3次,滤汁去渣,同一滤液,加热浓缩成口服液。每毫升内含生药2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~20毫升,日服3次。
【功能】祛风清热、养阴散结。
【主治】赤子乳娥膏热。
【加减】若扁桃体紫赤者,加丹皮10克,赤芍6克:已化脓者,加蒲公英6克,紫花地丁6克或银花10克,连翘10克;咽肿痛刷者,加山豆根5克或锦灯笼6克;音哑者,加风凰衣6克或蝉蜕6克,木蝴蝶6克:只肿不红者,加夏枯草6克,橘叶5克:大便秘结者,加瓜蒌10克,玄明粉6克(冲服),或生大黄1.5~3克(用滚水泡兑服);余热不尽有低热者,加玉竹1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}。宋祚民方。临床屡用,屡建殊功。
61.珠冰散
【构成】珍珠1克,龙脑1克,黄连3克,山豆根3克,桔梗2.5克,薄荷2.5克,甘蜜琥珀2.5克,生硼砂2.5克,青黛25克,蒲黄2.5克,生甘草2.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(按年齿、病情裁夺,一般约0.1克)吹入咽喉内,逐日吹6次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散瘀消肿。
【主治】急、慢性乳娥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诸窍疗法》,屡用效佳。一般用药2~4天可愈。
62.消肿祛腐散
【构成】雄黄0.6克,薄荷0.6克,黄柏0.6克,甘草0.6克,蒲黄0.6克,煅东谈主中白0.6克,龙脑0.6克,硼砂4.6克,白芷0.3克,枯矾0.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分研细末,称准和匀,再研极细过筛,贮瓶备用,勿令无聊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量,吹入患部,每2小时吹1次,吹药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滚水。
【功能】清热解毒、消肿祛腐。
【主治】咽喉肿痛,退步病桃体炎,扁桃体周围脓肿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朱详成《咽炎与扁桃体炎).屡用效佳天海翼番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劳动,悉数现实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现实,请点击举报。